近日,来自北京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尚派新秀周美慧,在长安大戏院为首都观众演出尚派名剧《玉堂春》。此次演出的是“起解”“会审”“监会”“团圆”几折。当晚演出时,“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一句刚刚唱毕,观众席上的掌声、叫好声就响成一片,充分表达了现场戏迷观众对尚派新秀周美慧的认可和喜爱。《玉堂春》是广大戏迷熟知的一出传统经典剧目,众多流派纷纷上演,大家常看到的是梅、程、荀、张等流派的演出本子,对于尚派的苏三则较为少见。由于这个缘故,更加上作为尚派优秀传人的周美慧近年来在《汉明妃》、《梁红玉》和《乾坤福寿镜》等戏中的上乘表现,广大的戏迷观众和业内专家对这场戏也是充满了期待。今年恰逢尚小云先生诞辰120周年,喜欢尚派艺术的戏迷观众看到尚派艺术在90后的一代青年演员中得以承继都感到非常欣喜。
尚派有不少戏是允文允武的,而《玉堂春》则考验的首先是演员的唱功,周美慧有一副运用自如,天赋极佳的好嗓子,在唱腔、念白上先悦服了戏迷,出场前的“闷帘叫板”——“苦哇”就先得到了满堂掌声,亮相后又有“碰头好”,可见观众对美慧是信心满满、期待满满。在两位尚派名家李莉和尚慧敏两位老师的精心传授下,周美慧的演唱功力和表演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她将尚派演唱中的阳刚里辅以婀娜、刚柔相济的特色掌握运用的恰到好处,对尚派在嗓音中的立音、坠音把握得当,在演唱时高劲圆亮,对比鲜明,注重气势,较好继承了尚派的声腔演唱特色和风格。在演唱“想当初在院中缠头似锦”,“此一去有死无有生”,“纵死黄泉也甘心”,得到观众席上雷鸣般的掌声。在流行度极高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和“王公子好比采花蜂”的演唱时,节奏明快,一气呵成,给人听觉上的美感,完美阐释了尚派声腔的丰富内涵,唱的错落有致,刚柔相济,酣畅淋漓,给人纵横捭阖、拔险攻坚的刚劲之美,为现场观众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有人说这出戏就是听唱的,其实不然,早期的京戏就是抱着肚子唱的,进戏园子叫听戏而不是看戏。后来唱功前辈演员开始注重了表演,讲究唱念做舞表、手眼身法步,深化了剧情,增强了观赏性,也使剧中人物丰满起来。《玉堂春》中的苏三虽然没有过于繁复的身段,但是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决定了不能完全靠好嗓子来取胜。这对演员塑造和演绎人物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善于运用声腔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情感变化,还要用细致入微的表演来打动观众,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在戏里,皆在人物。周美慧对苏三这个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准确到位,细腻传神。她抓住了苏三对王金龙的一片深情中又有一丝丝怨的感受,对皮氏陷害自己的深仇大恨,对贪官受贿错判判自己入狱的义愤,对义父崇公道给自己开导与照顾的感恩,对会审时的极度恐惧与疑惑等等超级复杂的心情。周美慧运用尚派的表演技巧和流派的特点,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指向明了的肢体动作,如在场上手足的颤抖,跪姿结束后的揉腿、站立不稳的表演等,展示不同时段而产生的不同情感流露,直至王金龙表示开脱罪责后苏三试探对方时的欢快一些的台步,才能看出苏三的一些释然,到了洞房的喜形于面,观众悬着心也就一块石头落了地。其实戏迷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但仍然需要演员通过深度的表演带着他们入戏,这才是看戏听戏的魅力,也是以对演员的表演功力的极大考验。如果戏演温了或是演水了,则变为走过场,戏迷亦不会买账,也就没有任何欣赏的价值了。
周美慧作为一名90后的尚派新秀,学习尚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运用流派表演和声腔艺术特点来刻画人物方面却有独到之处。比起《昭君出塞》的边唱边舞,演苏三和王昭君不是一路,而是各有侧重。从某一方面说,《玉堂春》这个戏在表演难度和取悦观众的方面要更难一些,更何况又有各流派各名家的精彩演绎,要想演好尚派的《玉堂春》还是有压力的。可喜的是周美慧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广大戏迷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梅花香自苦寒来,熟悉了解周美慧的戏迷们都知道,美慧是一位非常刻苦且好学的年轻人。只要是没有演出任务,泡在剧院排练厅时间最长的就是美慧,一遍遍的演练,一次次的默戏,一点点的积累才成就了当下舞台上华彩绽放的尚派新蕊。对于年轻演员不能过早的评价她的艺术水平已达到多高境界或是取得了多高的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年轻人能潜心问艺,规矩演戏,在艺术道路上有执着坚守的精神,是最为难能可贵,也是最值得令人敬重的。就在演出前几天,其恩师李莉老师又专程从天津赶到北京,在美慧的日常演出间隙为美慧说戏,并不顾年高体迈,跪在地上一遍遍的做示范,讲唱腔,力求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京剧艺术就是靠口传亲授,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继承弘扬戏曲艺术,光大传承流派芳华,就是要多演戏,演好戏,也只有中规中矩的继承,才能有厚积薄发的发展。周美慧的尚派艺术之路还算是刚刚开启征程,既任重道远,也充满挑战,唯愿美慧不负恩师和众多戏迷观众的期盼,早日开启属于他们这一代的艺术天地,散发出尚派艺术的芳香,为弘扬发展尚派艺术,传承戏曲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