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相声演员演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同台,还有一出相声演员表演的京剧,那就是小戏《三不愿意》。
《三不愿意》是中国京剧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传统的玩笑戏《绒花计》,重新改编加工后的小戏精品。原剧既没有表明朝代,也没有具体的年月,因为把它放到哪个朝代里都可以,反正是发生在有地主和长工的岁月。戏里不但歌颂了长工崔八的聪明才智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而且批判了财主崔华嫌贫爱富、贪婪愚蠢的丑恶本质,全剧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喜剧色彩。在内容上它不但新奇有趣,而且寓意深刻,使人在开心大笑之余,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好教材。
据戏友介绍,1954年由赵慧琛根据《绒花计》改编成的《三不愿意》,是由中国戏曲学校东北分校首演的。1955年中国京剧院先由三团演出,后来一团向三团学习也演出了。一团是由苏维明扮演崔华,萧盛萱扮演崔八,黄玉华扮演二小姐。我没有看过这个戏的剧场演出,但是广播电台录了音,文革前我从广播里不断听过。五、六十年前,逢年过节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组,还当宝贝似的,拿出来让大家像欣赏古董似的,听一听,萧盛萱和黄玉华的表演十分精彩。
我最早看过的《三不愿意》的舞台演出,并不是专业剧团演的,也是过年时票友们自娱自乐的。建国初期先父在中国燃料工业部供职。那里有一个业余京剧团,几乎一、两个月就演一次戏,好象是1956年春节前后,他们就演的是这个戏,后来还获得一个什么奖。由于父亲当时没拿它当回事,所以我也没有记住,我只记住了演二小姐的阿姨。文革里,这个戏尽管是歌颂劳动人民的,但是也被打入冷宫了。文革后,我再看的还是业余演出的。是1997年3月31日,我在西城区文化馆五楼上,看过北京市邮电系统业余京剧队演的这个戏。每次无论是看专业演出,还是看戏迷票戏,一听这出戏,就很快乐。最后一次从视觉上看此剧,是好久前在电视上看过第三届研究生班的反串。
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看到的相声演员反串的这出戏。我记得常宝华反串的崔华最精彩,他在自报家门时的插科打诨,用了这样的词:“说我富不算富,六个单元一人住,冰箱、彩电、洗衣机,还有一辆大铃木。”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还没有私家汽车的时代,铃木牌摩托车就是阔人的象征了。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财富已经快速增长,可是我们能够欣赏到的优秀京剧剧目,却越来越少了,我真怀念这出戏所带来的快乐!
我非常不明白和想不通的是,我们国家的京剧(不,还不只是京剧)院团,为什么总喜欢花几十万、成百万去搞什么大布景、大制作、高音响、电伴奏的所谓“大手笔”,劳民伤财地去排那短命的大剧目,而不肯用少量的经费重排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的小戏?我相信,诸如《三不愿意》这样大批的小戏,如果能够重见天日的话,广大京剧观众是会拍手称快的,上座率恐怕也不会低吧?
尤其是当前,演出既然是增添娱乐,活跃市场,为什么不拿出一些简单易学、成本不高的轻松小戏,给大家减压、添乐呢?在我印象里,即使在文革前,也很少看过这类轻松、活泼的小喜剧。但愿我们的舞台上,不仅有《龙凤呈祥》、《四郎探母》,还能有以前演过的那些新编的或传统的小喜剧,比如《三家福》、《葛麻》、《香罗帕》、《荷珠配》、《柜中缘》等,那可真是我们戏迷的造化了!
在我有生之年,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一天?
作者:于无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