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长华(1878-1967),艺名宝铭、号和庄。原籍江西新建,祖辈客籍江苏扬州,生于北京梨园世家。伯父永寿,艺名小兰,是咸、同年间著名的昆旦;父亲永康,艺名镇奎,是与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等同时期并同台奏艺的著名丑角演员。萧氏从小受到艺术熏陶,9岁入北京琉璃厂东门百花园青云书屋读书,得到了良好的文化启蒙教育,11岁时与兄长荣投师菊坛名宿徐文波(承瀚)门下。萧氏入门后师从周长山、曹文奎、周长顺、裕云鹏学老生老旦及文丑,十二岁出台在三庆班演娃娃生,随后又与四喜班演老生。十五岁后专工丑行,拜名丑宋万泰门墙为关门弟子。宋曾与"同光十三绝"中鼎鼎大名的苏丑杨鸣玉同台搭当三十余年,艺精功深,对萧长华的敏而好学十分厚爱并悉心传授,为萧氏踏上艺术之路打上了坚实的基础。 萧长华青年时代得与谭鑫培、王楞仙、何桂山、黄润甫、金秀山、刘鸿升、龚云甫、杨小楼等名匠同台献艺。在长年的舞台磨练中锐意求进、严谨不苟,为人配戏从不喧宾夺主,起到烘托的作用,颇得名家器重。他更是借助这个机会潜心体察大师们演剧的妙处,从中领悟深谛,加以揣摩研索,广博的充实自己,他曾长期与梅兰芳合作,成为不可分离的舞台伙伴;还常佐徐碧云、筱翠花、马连良、孟小冬、金少山、尚小云、谭富英、奚啸伯、张君秋、言慧珠等演出,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饮誉大江南北,与慈瑞泉、郭春山并称"丑行三大士"。在八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刻意求功、勇于变革,在京剧舞台上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为人们所喜爱的丑角艺术形象,如《群英会》的蒋干、《审头刺汤》的汤勤、《乌龙院》的张文远、《法门寺》的贾桂、《女起解》的崇公道、《卖马》的王老好、《盘关》的皂隶、《失印救火》的金祥瑞、《四郎探母》的国舅、《取帅印》、《选元戎》的程咬金、《贵妃醉酒》的高力士以及他主演的丑戏《连升店》、《请医》、《荡湖船》、《绒花计》、《荷珠配》、《小上坟》、《小过年》、《打刀》、《打灶王》、《打杠子》、《十八扯》、《探亲家》,还有杨国忠、朱焕然、吴士公、胡来、吴赖、柳敬亭、周幽王、孙秀等等形象都是他的艺术杰作。忠邪善恶、嬉笑怒骂、面目各异、逸趣纷呈,展现了他洁净脱俗,灵隽高雅的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不同反响。 萧长华嗓音清脆洪亮,念白爽利流畅,吐字清晰明快,传情达意于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之中,富有音乐性和韵味美。尤工韵白,方言白中,又以苏白见称,身段作派细腻简洁、灵活大方,他的表演善于体察生活,揣摩人物的性情、心理和神态,着力以形传神。他注意掌握分寸、收放得当、恰到好处,不以浅薄粗俗的表演哗众取宠,而能即诙谐又含蓄,即风趣又脱俗,以冷隽、幽默取胜。他最擅"方巾丑",他演的蒋干是一个迂而不呆、酸而不谄、举止温文,一身儒气的谋士。心地无邪而尽做蠢事,可笑而有可爱;他演的汤勤是一个狐假虎威、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虽有风雅之态却狡黠轻狂,可鄙又可憎。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评述萧长华的艺术:"谑而不虐,夸张而不失其真,诙谐出于严肃。"著名作家田汉有诗赞之:"盗柬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 萧长华还是一位戏曲艺术教育家,毕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善于识拔爱惜人才,尤重品德教育,以身作则,既教戏又教人。一生热心于公益事宜,乐于助人,德高望重,受到行内外的崇敬,成为后学者的师表。新中国建立后萧老以耄耋之年,出任中国戏曲学校名誉教授、副校长、校长之职,热诚工作,爱校如家,受到广大师生的爱戴。他还积极参加社会上的戏曲改革活动,审定了大批京剧传统剧目,编写了诸多京剧剧目教材,弘扬精华,弃掷糟粕,主张在革新创作中推进京剧艺术发展,提高戏曲教学质量,造就一代戏曲人才,作出了丰伟的功绩。他的学生和传人不下千人,桃李满天下,当代著名演员有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马富禄、茹富蕙、叶盛章、叶盛兰、李盛藻、高盛麟、裘盛戎、李世芳、袁世海和刘秀荣、袁国林、孙岳、张春孝、钮骠、李春城及其子盛萱、孙润增、润德、润年均得其薪传。他曾获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颁发的奖状;1958年八十寿辰时获文化部奖;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委员,中国戏曲家常务理事等职。

萧长华

姓名 萧长华 行当 丑行
艺名 流派
性别 代表作 《审头刺汤》、《法门寺》、《黄金台》、《打龙袍》、《连升店》、《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选元戎》等

精彩唱段

更多
唱段名 剧目
忆昔当年劫皇纲 选元戎
自幼出家在隐仙观混饭 青石山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